7月15日至20日,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踏上陇原大地,在兰州这片红色热土开展为期5天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师生们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的创新形式,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革命精神"燃"起来。

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
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锈迹斑斑的电台、泛黄的电文手稿、简陋的生活用品,无声诉说着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马晓雯在参观笔记中写道:"当看到当年办事处工作人员用过的煤油灯时,我仿佛看到了在昏暗灯光下伏案工作的革命先辈,这种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人心潮澎湃。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李建军为实践团作了专题讲解。他特别提到:"1937至1943年间,这里共向延安输送进步青年5000余人,转运抗战物资800多吨,是名副其实的'红色驿站'。"这些详实的数据让历史变得更加立体丰满。
一堂身临其境的党史金课
兰州战役纪念馆内,运用现代科技打造的"鏖战沈家岭"沉浸式体验区,让实践团成员仿佛回到1949年那个炮火连天的八月。"通过VR技术'亲历'这场战役,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团员张子豪在体验后感慨道。
在"英雄墙"前,当讲解员讲述年仅19岁的爆破英雄曹德荣用身体堵枪眼的壮举时,不少同学潸然泪下。"这些英雄其实和我们年纪相仿,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实践团指导老师说。

一次知行合一的思想淬炼
实践期间,团队创新开展"我来讲党史"活动。在兰州战役纪念馆,20名团员经过专业培训后,为300余名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刚开始讲解时很紧张,但随着一次次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已经深深印在脑海里。"团员刘阳说。
返程前,实践团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开展联学活动。双方围绕"新时代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展开热烈讨论,并达成共建红色文化研究基地的意向。
"这次实践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带队教师赵明表示,"我们将把兰州之行的收获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让更多学生在红色研学中坚定理想信念。"
实践团还将通过制作微党课、开展宣讲会等形式,让红色故事在校园"火"起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