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佞芷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长江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常任导师:赵军平
考研成绩:378
录取学校:西南大学



一、获奖及实践经历
陕西省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短视频征集大赛优秀奖;
2024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
二、考研学习经验分享
考研于我而言是一次弥补遗憾的机会,我想大多数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切记,在追求上进的道路上,有远大的目标并不丢人,它或许还会成为激励你的动力。
至此,我的船已靠岸,而手里紧握的这张船票记载了我的来时路,如果你和我一样,希望我的故事能够给你带来力量。新一轮的备考已经启程,请期待你拥有的无限可能。
【关于考研】从艺考到考研,“关于电影”占据了我目前人生1/3的时光,换句话说,我早已成为电影最忠实的“信徒”,也十分庆幸,走到这里我的初心和热爱依旧没有改变。这是我选择戏影考研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换句话说就是要暴露你的野心。
【关于择校】我很喜欢《小王子》里小狐狸对小王子说的一句话“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会需要彼此”而“驯服就是建立联系”。我的故事始于七年前,从我正式成为一名艺考生开始,我与电影才算真正的结识。高中三年的建立联系,敲定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决心将我的重心都放在这一门我自主愿意学习的专业上。但事与愿违,高考时,我因文化成绩与梦校擦肩而过,或许在那时希望通过考研弥补这份遗憾的种子,就已经悄然种下了吧。
所以继续追逐电影是我的执念,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选择院校就要结合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自身实力。
1、如果你有心仪的院校和专业,那么就请直接冲刺;
2、如果你没有特别心仪的院校和专业,那么你可以根据你所向往的城市去进行择校;
3、是否选择985、211院校可以根据自己有无名校情节和自身能力去考虑;
4、选择综合类大学还是专业类院校,其实不会存在太多的差别,你有追求学术或者实践氛围的特别要求,那么你可以试试专业类院校,如果综合类大学里的心仪专业也能提升自己,那么同样这也并非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关于择校,有很多人质疑过我的选择,到现在想来,也会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激励了我无数次,希望也能激励你。
【关于时间安排】
3-6月
公共课:英语每天200个单词+每日一句长难句。
专业课:因前期不想给自己过度的压力和任务,所以此阶段以上专业课为核心,加以阅读专业书籍、对应论文为辅助便于自己理解知识;在空闲时间,增加自己的阅片量,积累足够的案例文本。
6-9月
公共课:政治开始强化班的课程,每天一课时;英语依旧200的单词量+每天一篇阅读并仔细订正修改。
专业课:在观影上,缩短自己的观影时间,但是会利用碎片时间在B站进行拉片;在专业课上,进行思维导图的梳理和考点的精细化整理,形成自己的笔记;每天精读一篇西南大学导师的论文,进行批注。
9-11月
公共课:政治以刷题(包括二刷)为主;英语200单词量+阅读二刷+新题型、翻译、作文的练习
专业课:在保持日常学习计划的同时,以完成背诵任务为主。此阶段,阁楼开始进行模考,完成模考之后,及时查漏补缺,认真根据反馈做好笔记,并以答案输出的模式对背诵进行调整。
11月-考前
公共课:政治肖四背诵到考前;英语单词、作文模版背诵到考前;
专业课:专业课以思维导图、框架图为复习模版,以回顾关键词为主要任务,串联起已读论文、当下热点和专业知识。
以上我的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时间的安排一定一定要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了多学知识而猛上强度,会很容易跨掉的!切记循序渐进,将自己罩在属于自己的时间胶囊里,安安稳稳的一关一关过,才能事半功倍。
【关于公共课】虽然今年公开课普遍都比较难,但是不乏也有考出高分的学生。但如你所见,我对于公共课的分享,实在不能算是经验之谈,更多是在备考期间的一种试错。所以为了让大家减少试错,借以我的复盘给大家一些参考吧。
【关于英语】我的英语有一定的底子,但是基础不够扎实。从3月份备考开始到考前,我都有坚持背单词,但是对于英语一来说,光背单词只是做到了捡拾起砖头,而如何将这些砖头拼接在一起就不能忽略语法的运用。
所以如果你的情况和计划与我高度相似的话,要及时做出调整:
1、一定将语法的学习提上日程,在前期时间相对宽裕的时候,注重对语法的学习,单词和语法缺一不可。
2、对阅读以外的题型也要上心,不能小巧任何一个部分,到了后期,当你发现专业课和公共课都在上强度时,也要及时拾起其他的题型,多多练习,多多熟悉它,去适应它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3、在刷题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不能因为阅读所占比重大,忽略对时间的把控和估计。尤其是在考前,要给自己预留出1-2次的模拟,完全与考场时间相吻合,根据模拟考来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确保在考场上遇到难题时,可以冷静的去处理。
【关于政治】因为我是文科生,政治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政治我并没有过多的担心,也就不存在过早学习基础知识。整体上政治的时间安排,是比较稳定且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客观题层面,在听完强化班课程之后,我选择了与核心考案配套的习题进行练习。而后期肖1000发售之后,就以刷1000题为主,一刷时所遇模糊的考点,我都会立马回到书中确认正确的搭配,并在完成练习之后,对每道错题进行仔细的订正和批注。
主观题层面,无论你选择市面上哪个版本的背诵手册或者是押题卷,我们所抱有的心态都更应该是以在考场上能调用出自己所掌握知识点进行答题为主。所以在日常复习中,去学习答案中的答题结构、答题思路以及语言组织能力是更重要的。只有这样复习,政治才能稳,目的才能达到。
到后期,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时间安排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要懂得取舍。在已经确定自己的公共课相对稳定且成为不了拉后腿的定局时,要理性的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专业课,让专业课成为拉开差距的存在。
【关于专业课学习】如果你的所选专业是戏影或者是艺术学,而目标远下又无参考书目,那么我的建议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参考。
我的两门专业课是没有参考书目的,但是不代表没有范围,所以你可以通过咨询院校的直系学长学姐,缩小范围找寻相关书目;同样,可以根据往年的院校真题和专业课名称,自行去分析并阅读一些外延的书目和资料作为备选。
686的艺术学原理和866的影视艺术基础对我而言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所以我只需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安排,琢磨透彻每一个知识点即可。戏影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专业,最主要的就是理解。
以686艺术学原理为例,和电影史落到实处的具体事件和运动相比,艺术学原理更多所涉及的是宽泛的概念。所以在备考期间,我选择从“艺术”本身出发做到知晓抽象的概念,落脚至艺术作为人文社科领域所普遍触及到的“情感”的共通,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理解。只有知道概念的共性,才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对此我的学习方法就是:
1、阅读书籍以及资料时,做好批注以及笔记,初读书籍时,就要形成自己熟悉的基础框架和体系;
2、做笔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能看懂,且批注的文字是你在后期练习题目时能够唤起你的记忆去回忆去写论点和案例的;
3、消化自己的笔记,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才能便于背书。
以上的方法同样适用于电影史的学习。
【关于背诵】总结下来,我的背诵过程,是一个深入浅出、由繁至简的过程。
艺术学原理的背诵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目录进行分类并张贴标签,这能够让你在背诵的时候,清楚的看到知识点的构成,这样点对点的逐个击破,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背诵进度,而且还提高自身的效率和自信程度。
2、原版书籍与外延书籍的阅读与补充,可方便你在一轮背诵通读的情况下,补充自己的知识面;而笔记的批注会在你进行背诵之后,以关键词的形式潜移默化的进入脑子里,便于记忆和提取。
3、批注是固定的,艺术学原理的内容是可以灵活改变,万变不离其宗的,所以在消化知识内容时,请最大程度的联系所学的一切知识点,只有将知识点与知识点建立联系,才能够旁征博引。
电影史的背诵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在开始背诵之前,我将外影史以时间轴的方式重新进行划分和归类。这样两本笔记均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在我面前,就会更加便于我将同时期所发生的运动和事件进行对比,可以搭建出更加整体且清晰的框架。
第一遍背诵时,我尽可能多的去进行记忆,保证资料及笔记上的每个细节我都有涉及且背诵到,并且第二天背诵时,我会将第一天所背内容再次进行背诵,如此循环往复。这个方法虽然很“笨”,但是能够让你很快熟悉文字,而我也维持这个方法的使用直到第三遍背诵。
第三遍背诵时,理清了逻辑和思路,就要习惯靠关键词去回忆内容,这样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就会大大增加。
直到第四遍背诵时,我会以出题的方式进行背诵。根据自己的答题习惯,进行关键词和内容的衔接,要求自己做到可以输出完整的答案结构。
我以四遍为一个车轮进行背诵,这样的方式对时间充裕的同学来说,既能做到对细节的掌握,也可以做到对知识点宏观的把控。而对于时间没有那么充裕的同学而言,进行到第三遍背诵时,大部分知识点其实也已经深入你的脑海里了。
如果你也备考戏影专业,那么这样的学习和背诵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关于心态】我能理解很多同学认为一年的时间很紧张,想要学完所有知识会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将目光放置于学完所有知识之上呢?知识是学不完的,它需要积累,无论是学习电影还是其他专业,没有一门专业是可以速成的,所以只要我们在进行,那么你看过的每一篇论文、每一部电影、每一本书都是有意义的,相信它已经存在于你的潜意识里了,所以在这条长征路上,保持稳定的心态,真的很重要。如果自己的心态本来就很容易被影响,那么就少看小红书、抖音、微博中一些学习博主给自己徒增压力,还是那句话,push的节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请跟随自己的节奏去适应这个世界,当你将每一个计划都落实的时候,成功就是必然的。
考研期间,我也崩溃过,我也大哭过,我也焦虑过,我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是请不要将这种念头付诸于行动,不要放弃考研,不要放弃学习,不要放弃努力,坚持到最后一刻吧,你总会以不同的方式见证日出。
三、考研感想
又是一年春和景明,回想去年,我将很多苦涩的回忆都揉进了一个名叫“上岸”的执念中,关联18岁的自己,好让自己能再一次体验奔跑的感觉。
但直到今天,我站在对岸,看着无数脚步坚定的同学们再次踏上属于自己的征程,拿着不确定的船票,赌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也要孤注一掷时,我才明白,少年不惧岁月长的背后,是明知道前方之路充满未知,但还是义无反顾的往前走,并且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坚持到底。我想这就是考研的意义——这是一段注定艰难的时光,低谷,内耗,甚至自我怀疑,但是我们被海浪所打击的那一刻都忘记了,我们不会失败,因为我们要么成功,要么学到东西。
感谢电影,续上了我的故事。我一直在思索的“我为何热爱电影”的命题,也终于找到了答案:经由电影,我看到了人生无限的可能,而我年轻,我渴望上路。
无论结果怎样,都请谨记,考研这张船票,并不代表你人生的船票。